• 浅析新时期农信社坚持和践行党的群众路线的有效途径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适应新形势下群众工作新特点新要求,始终植根人民、造福人民,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在新时期下,群众路线仍是党的生命线,是党的重要法 宝之一,是党的重要领导方式、领导方法。农信社作为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主力军,根在农村,面向“三农”。农信社发展至今可以说与“三农”之间息息相关,相辅相成,只有“三农”经济的发展,才会有农信社事业的兴旺发达,反过来讲,信用社能发展到今天,始终离不开“三农”经济发展这个大环境,农信社的资金取之于与农,用之于农,离开了“三农”,农信社的发展将是无源之水,无

  • 论毛泽东的思想方法的显著特点

    毛泽东同志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他的理论活动,始终是同中国人民革命斗争的实践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他毕生的最大功绩就在于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创立了适合中国国情的毛泽东思想,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有中国特色的关于党的思想方法、工作方法和领导方法的科学理论。

  • 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

    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的观点和学说的体系,是在实践中产生的,揭示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规律的科学理论……

  • 宋才发教授发表《建设“更加成熟更加定型”制度体系的法治探讨》论文

    近日,由广西社会科学院主管主办的全国中文核心期刊、CSSCI来源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学术论坛》杂志,2020年第1期开辟“中国之治”专栏,首篇发表宋才发教授《建设“更加成熟更加定型”制度体系的法治探讨》论文。

  • 宋才发教授发表《提升中国话语权在全球化时代的国际影响力》论文

    近日,中共四川省委省直机关党校《党政研究》杂志2020年第2期,发表宋才发教授《提升中国话语权在全球化时代的国际影响力》论文,提出在国内要建设坚定中国道路话语权,建设新时代制度性话语权,提高新时代人权保障话语权。

  • 宋才发、宋强教授发表《乡村振兴制度建设的内涵及路径探讨》论文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制度具有管长远、管根本的作用”,“制度保障是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的指示精神,《贵州民族研究》(2020年第1期隆重推出“乡村振兴专题研究”,由宋才发教授主持并评点专栏文章。该专栏首篇发表中央民族大学法学院首任院长宋才发教授、贵州民族大学法学院院长宋强教授的学术论文《乡村振兴制度建设的内涵及路径探讨》。

  • 浅谈农信社发挥纪检监察部门监督职能的思考

    2020年1月,央视播出了由中纪委国家监察委组织拍摄的五集反腐纪录片《国家监察》。第二集《全面监督》,重点阐述了对公权力的监督,监督是纪检监察部门的首要职责,抓好监督是保障政治生态稳定的关键。

  • 浅析当前农信社贷款营销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农村信用社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不断提升自身实力,在实现大幅度提升盈利水平的同时一些潜在问题也渐渐凸显,其中贷款营销困难是一个典型问题。农信社由于受历史、体制、人才等诸方面的影响,多年来仍没有形成较为完备的贷款市场营销体系,信贷资金局限在很小的空间内简单、低效、往复使用,有的甚至贷款结构、贷户群体几乎长期没有大的变化,更谈不上发展意识,营销观念,很难与市场优良客户实现双向选择对接。当前,村镇银行、邮储银行等不断进军农村市场,尤其是贷款方面更是突飞猛进,未来农村市场竞争将会异常激烈。因此,农信社必须依托转型发

  • 宋才发教授:边疆民族地区安全治理的法治思维探讨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要加大对边境地区投入力度,依法加强社会治理、深入推进平安建设,依法管控边境秩序、维护边境地区安全稳定”的指示精神,《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2期开辟“法学研究”专栏,发表中央民族大学法学院首任院长宋才发教授《边疆民族地区安全治理的法治思维探讨》论文,副主编王东昕教授任责任编辑。

  • 立足本职 爱岗敬业

    敬业,是一个人对自己所从事工作的扎实、认真态度,体现的是一个人的责任心、事业心和干事创业的决心。敬业是职业道德的集中体现,是企业遴选人才的重要标准,是职场从业人员的基本价值观和信念。一个人要在某个行业、某个项目、某个岗位做出成绩,必须要有敬业精神,并且要不懈地坚持和发扬这种精神,使之成为一种良好习惯。

  • 浅析当前农信社员工思想政治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当前我国的社会改革还处于一种潮流,人民的利益需求越来越多,生活方式多元化,农信社的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着突出问题。当前经济的不断发展,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农信社员工的思维进步,农信社员工多思维活跃,思想多元化等特点十分明显。因此,农信社必须加强新时期员工思想政治工作引领,充分发挥员工工作积极性。

  • 中国传统文化之中医魅力 关于挖掘、弘扬中医文化的思考

    有目共睹,在这场疫情中,当中医成为主场时,从“杀病毒”到“扶正固本”,主体思想观念的转变彻底扭转了局面,我们深刻感受到了,在心识带动下的整个能量场的关键性转变。

  • 浅谈如何做好疫情期间人民调解工作

    突如其来的新冠病毒疫情,对人民调解日常性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常规性的工作方法,已不再适应当前疫情防控下的工作需要。这就要求我们正确认识疫情防控下矛盾纠纷呈现的新变化、新特征,努力探索疫情形势下化解矛盾纠纷的新方法、新途径,坚决筑牢维护社会稳定“第一道防线”。

  • 深度解读《网络信息内容生态治理规定》

    为了营造良好网络生态,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维护国家安全和公共利益,构建天朗气清的网络空间,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于2019年12月15日发布《网络信息内容生态治理规定》,自2020年3月1日起正式施行。

  • 疫情当前,中小微企业危机破局策略实操指引

    2020年初爆发的“新冠状病毒肺炎”,让全国人民感到猝不及防,致使中国最喜庆最热闹的春节冷冷清清、胆战心惊,并讯速席卷整个中国,各村镇均采取封村封路的措施以求自救,家家户户闭门不出。假期一再延长,中小微企业有苦难言,各级政府也陆续出台多项政策措施支持企业渡过难关……

  • 浅议农信社不良盘活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农信社不良贷款清收工作,直接影响到农信社信贷资产质量,直接关系到农村信用社改革发展。不良贷款率偏高,资金的安全性、周转性、效益性较差,严重的制约着农村信用社的稳健经营和良好发展,这是农村信用社改革和发展的“瓶颈”,是必须认真分析加以研究解决的关键性问题。

  • 八项规定这七年 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制定和执行中央八项规定破题,剑指党内存在的种种问题和弊端,带动全党驰而不息正风肃纪,开创了从严管党治党新局面。

  • 完善监督体系 强化权力制约

    日前,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在北京召开,全会提出坚持和完善党和国家监督体系,强化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全会审议通过的《决定》中“监督”一词共出现52次,生动体现了党的十八大以来,强化权力运行制约与监督的实践探索。

  • 关于基层社区矫正工作的几点思考

    社区矫正是与“监禁矫正”相对的行刑方式,推行社区矫正工作是依法治国、以德治国方略的具体体现,开展社区矫正工作,是民主与法治建设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要求,做好这项工作,能最大限度地化解消极因素,促进社会和谐。当前,社区矫正工作越来越受到各级政府的重视。笔者从事社区矫正工作五年有余,累计管理社区服刑人员58人,目前在管社区服刑人员8人,实现脱管漏管零发生。但在开展社区矫正工作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制约该项制度应有的效果和作用发挥。现结合社区矫正工作经历,浅谈自己对社区矫正工作的一些认识。

  • 提高当事人保全意识 从源头解决执行难

    现今,由于很多案件当事人没有采取财产保全措施,就给被执行人转移、变更财产提供了机会。案件进入执行阶段时,执行人无财产提供执行,判决结果的履行变得遥遥无期,最终出现执行难的问题。所以能最大限度防止因被执行人转移财产造成执行不能的,就是申请财产保全。

  • 首页上一页下一页
    京ICP备09001449号-10
    京公网安备 110108008263 号
    监督电话;010-57027107
    总编邮箱;zgfzzb@126.com
    切换到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