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东大学盈科法学院“深耕齐鲁红土・传承革命薪火”实践团开展“法护青春,筑梦未来”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活动

2025-08-02 22:07:36    来源:

近日,鲁东大学盈科法学院“深耕齐鲁红土・传承革命薪火”实践团队深入潍坊市奎文区、潍城区,以潍坊市春晖专门学校作为实践基地,开展以“法护青春,筑梦未来”为主题的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活动。本次活动中,实践团队通过实施系统化的法律教育、对典型案例进行深度剖析及开展沉浸式爱国主义教育等方式,帮助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育其法治意识和规则意识,为其筑牢思想根基,促使每一朵青春花蕾都能绚丽绽放。

图 1为实践团队成员在春晖学校心理咨询室与学校老师交谈。隋涵宇 供图

一、法治护航成长:分层化课程筑牢青少年法律认知体系

实践队员以《宪法》《爱国主义教育法》《劳动法》为法律依据,结合未成年人认知特点与行为偏差类型,精心设计了“生活场景法律应用”“公民权利义务平衡”“劳动权益司法保护”三大教学模块,形成“基础认知—权利辨析—实践维权”的递进式课程体系。

在“生活场景法律应用”模块中,针对青少年高频接触的网购纠纷与劳动权益问题,队员们创设“问题导向—法律检索—解决方案”的三步教学法。在“网购商品质量问题处置”案例中,团队成员引导学生通过《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分析“七日无理由退货”“经营者举证责任”等条款的适用条件,并现场模拟12315平台投诉流程,使学生掌握“证据固定—平台投诉—行政调解—司法诉讼”的全链条维权路径。

针对未成年群体易发的劳动权益侵害问题,实践团队在“劳动权益司法保护”模块中,系统梳理了《劳动法》中关于试用期工资、合同解除的限制性规定,帮助未成年学生掌握“最低工资标准核算”“社保缴纳合规性审查”等核心技能。

 

图2为实践团队成员为春晖学校未成年学生讲解《劳动法》知识。 董威 供图

二、案例警示教育:司法实践深化法律敬畏意识

实践团队创新采用“全流程案例解析”教学法,选取具有社会影响力的司法案件,还原“侦查—起诉—审判”各环节法律适用逻辑,强化学生对“法律权威不可挑战”的认知。

在课堂案例教学环节,团队成员结合《刑法》相关条文,详细阐释“分裂国家罪”的构成要件与量刑标准,组织学生讨论“学术自由与国家安全的边界”“网络言论的法律红线”等问题,引导学生在思维碰撞中明晰在学术探索和网络表达中应遵循的法律准则与道德规范,增强其维护国家安全的责任感与使命感,树立正确的国家观、法律观和价值观。学生在课后中深刻反思到:庭审中的每一份证据都是法律利剑,任何试图分裂国家的行为都将受到严惩。

针对未成年群体易受网络诈骗侵害的问题,实践团队以“大学生刷单被骗案”为反面教材,通过“诈骗话术还原”“资金流向追踪”“法律责任认定”三维度解析犯罪手法。结合《治安管理处罚法》和《刑法》相关条文,队员们介绍了不同诈骗金额对应的行政处罚与刑事责任,并模拟“报警立案—证据固定—追赃挽损”的司法流程,使学生们深刻认识到“刷单即违法,被骗必追责”的法律后果。

图 3为实践团队成员为春晖学校未成年学生讲解司法案例。赵金旭 供图

三、爱国主义教育浸润:法治精神与家国情怀深度融合

实践团队将爱国主义教育深度融入法治宣讲,以《爱国主义教育法》为指引,通过“国家安全司法实践”“历史决议法治解读”等专题,构建“法律义务—历史责任—时代使命”的教育链条。帮助学生们真切意识到国家安全的重要性,国家安全不是抽象概念,而是每个人必须履行的法律责任。

未成年人保护绝非一朝一夕之事,而是一项需要多方协同、久久为功的系统工程,需要法治教育矫治行为偏差,爱国主义教育升华价值追求,社会支持筑牢保护屏障。针对这些特殊的未成年人群体,实践团队与春晖学校共同构建“心理评估—法律矫治—社会支持”三维干预体系,帮助学生制定个性化矫治方案,助力形成“政府主导—学校实施—家庭参与—社会监督”的协同保护机制。

在这片承载着红色记忆的齐鲁大地上,“深耕齐鲁红土・传承革命薪火”实践团队以法治为犁铧,以教育为种子,在专门教育的土壤中耕耘出希望的田野。此次“法护青春,筑梦未来”活动诠释了新时代未成年人保护的深层逻辑——它不是简单的法律知识灌输,而是通过“心理-法律-社会”的三维干预体系,将法治精神内化为青少年的价值底色;它不是孤立的教育尝试,而是构建起“政府-学校-家庭-社会”的协同网络,将守护融入成长血脉,为青少年发展提供不竭动力。

当《爱国主义教育法》的条文与青少年的家国情怀同频共振,当红色基因的传承与法治信仰的培育交融共生,实践团队正用实际行动诠释着用心用情守护青春成长,既是延续红色血脉的时代命题,更是建设法治中国的青春答卷。实践团队深耕的不只是齐鲁大地的红土,更是每一颗年轻心灵的精神沃土;不只是传承革命年代的薪火,更要在新征程中点燃理想信念之光。

作者:严煜 毛怡然 赵萌萌 隋涵宇 曾子凡 赵金旭 张鑫浩 董威 李兆忆

 

 

京ICP备09001449号-10
京公网安备 110108008263 号
监督电话;010-57027107
总编邮箱;zgfzzb@126.com
切换到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