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保康县:垃圾“革命”助力美丽乡村建设

2015-11-04 15:46:05    来源:法治报道

  近日,笔者走进过湖北省保康县渡湾镇罗家坪村,在阳光的沐浴下,村庄绿树成荫、鸟语花香、景色宜人。当地的村干部介绍说:“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工作的扎实推进,使村子更干净整洁、美丽宜居,群众看在眼里,乐在心里,更落实到了行动中!”

  这一切源于保康县扎实推进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工作。

  明确责任主体,组织保障有力

  把农村变得更美丽更宜居,是广大群众的热切盼望。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工作是一项庞大的社会系统工程。

  县领导对治理活动高度重视。按照“政府主导、部门配合、社会参与”的思路,突出县、乡镇、村组三级,建立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责任体系,成立了保康县农村生活垃圾治理领导小组,制订了详细的实施方案,县政府与各乡镇签订了责任状,保证了各项工作的落实。

  乡镇层层动员,认真落实。县会议后,11个乡镇也相继召开了2015年镇域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工作布置会,安排部署全镇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工作,成立领导小组及工作专班,负责具体指导、协调、督办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工作。各乡镇都根据各自现实情况制定了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工作方案及考评细则,做到领导、人员、职责、任务四落实,并成立考核督办专班,采取定期检查,不定期抽查方式对各镇(街)建设工作进行指导、督查。

  部门齐抓共管。各部门各司其职,密切配合,加强沟通协调。县宣传部制定了宣传报道方案,对治理活动跟踪报道;县“三万”活动小组将农村生活垃圾治理纳入“三万”活动的重要工作内容,建立帮扶体系;县水务局密切配合开展河道垃圾清理活动……[!--empirenews.page--]

  集中整治,农村环境“改头换面”

  各乡镇结合“三万”活动,全面开展垃圾大清理大整治行动,重点是路边、河边、村委会、集中居民点、沟谷、垃圾屋、垃圾池的存量垃圾进行清理,并进行了垃圾处理卫生督办,及时清理了沿路边坡、边沟、河流漂浮物等卫生死角的垃圾。据统计,全县共出动人力5万多人次、车辆200多辆,清理垃圾100多吨。通过卫生大整治,农村环境焕然一新。在今后的治理活动中,每季度将开展一次卫生集中整治活动。

  垃圾分类,源头减量化

  垃圾分类是垃圾治理的源头,通过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和分类处理,能够实现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处理,可以减少垃圾处理量和处理设备,降低处理成本,减少土地资源的消耗,具有社会、经济、生态三方面的效益。

  为了做好该项工作,保康县重点抓好垃圾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处理三大环节。农户对生活垃圾进行初分后,分类投放至可回收和不可回收垃圾桶,专职保洁员对农户分类垃圾进行再次分拣后,将垃圾收集到垃圾分类收集房(池)。分类处理是核心,可回收垃圾由乡镇废品回收站定期进行回收利用;剩菜剩饭、骨头、菜根菜叶、果皮等食品类废物进行饲养牲畜或进行沤肥处理;其它有毒有害垃圾进行统一集中卫生处理。[!--empirenews.page--]

  “目前,我们村户平2个垃圾收集桶,2辆垃圾收运车辆,6个垃圾箱,4个垃圾分类收集房,2名保洁员”。罗家坪村支书康书记介绍说。

  保康县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为垃圾分类提供保障。据统计,截至目前,全县共配置垃圾分类收集桶13152个、新垃圾分类收集池435个、垃圾分类房239个、垃圾箱340个、垃圾收集车辆140辆。

  百姓受益,全民动员齐参与

  人心齐,泰山移。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工作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活动开展以来,全县上下紧紧围绕治理工作目标,从领导干部带头到部门联动,再到群众广泛参与,实现了由被动向主动、由只管小家向热爱大家的转变,越来越多的热心群众积极参与到治理活动中来。

  “我们把卫生打扫干净了,我们自己高兴,心情舒畅,客人来了,也高兴!”寺坪镇大畈村七十多岁的张千芝老人告诉笔者。

  为了乡村更加美丽,很多机关党员干部、单位职工、广大群众发扬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积极参与治理活动。如今,在农村,主动捡拾垃圾、清扫卫生的人多了,乱扔垃圾的人少了;各学校组织学生走出校园,开展清除垃圾活动。通过教育一个学生,带动一个家庭,影响整个社会,为治理工作增添一份力量,有效促进治理活动的深入开展。(保康县城管局万承权)

京ICP备09001449号-10
京公网安备 110108008263 号
监督电话;010-57027107
总编邮箱;zgfzzb@126.com
切换到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