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①

②

③

④
法治报道讯 据人民网 近日,内蒙古自治区满洲里市人民法院法官来到呼伦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对在保护区范围内发生的破坏环境资源刑事犯罪案件,特别是非法捕捞渔业资源案件进行调查。
“吴法官,你看,这是咱们呼伦湖里的白鱼,一般来说,出水16厘米、体重0.1公斤的白鱼需要在湖里长4年,像这么大的,至少得长6年之久……”,面对着非法捕捞的1000多公斤水产品,呼伦湖水上公安的王警官痛心疾首地说。
呼伦湖是内蒙古第一大湖,在维持生物多样性和丰富生物资源方面发挥着巨大作用,在区域环境保护中具有特殊的地位。近年来,保护区内破坏环境资源刑事犯罪案件屡有发生,严重破坏着呼伦湖的生态环境。
满洲里法院表示,将立足中俄蒙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生态环境保护需要,积极探索环境资源民事、刑事、行政审判“三合一”审理模式,努力构建更加科学完善的环境资源保护审判机制。
图①:法官与民警调查生态保护情况。
图②:派出所警官介绍情况。
图③:法官登上派出所巡逻船对水面进行实地勘察。
图④:法官对涉案水产品进行取证。 责任编辑:guanliyua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