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瞭望

人员查询法 视 频

    搜索: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潢川县教体局:优化教育营商环境 创办人民满意的教育 2021-11-23
  • “宁愿我们的现场评审专家多受点累,也决不让办事群众多等一分钟。”11月11日下午,县教体局党组书记、局长黄建新到政务服务大厅教体局窗口,与窗口工作人员一道现场办公,为7所民办幼儿园的设立进行现场审批时动情地说道。这是河南省潢川县教育体育局全面深化优化营商环境,发扬“店小二”精神,创办人民满意教育的一个缩影。
  • 我国二十五个新冠病毒疫苗进入临床试验阶段 2021-11-22
  • “我国目前有25个新冠病毒疫苗进入临床试验阶段,其中4个疫苗获得了我国药监局批准附条件上市,3个疫苗于近期在我国获批紧急使用,14个疫苗在境外获批开展Ⅲ期临床试验,进展总体顺利。”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科研攻关组疫苗研发专班工作组组长、国家卫健委医药卫生科技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郑忠伟介绍。
  • 深泽疾控:灯火阑珊处 最美疾控人 2021-11-22
  • 2021年10月30日,新冠疫情突发而来,18时50分,作为河北深泽疾控中心的工作人员,在接到办公室紧急通知后,来不及吃晚饭,全体人员第一时间到单位集结。看到胡铁强主任严肃的表情,大家的神经都紧绷了起来,讨论着疫情形势和将要开展的工作,所有人都清楚这将是一场艰难的硬仗,可没有一个人退缩,争先恐后的要到现场开展流调。
  • 严禁收受红包、回扣!医疗机构工作人员廉洁从业准则发布 2021-11-18
  • 11月16日,国家卫健委发布《关于印发医疗机构工作人员廉洁从业九项准则的通知》,要求各地要将医疗机构贯彻执行《九项准则》的情况列入评审评价、医院巡查的重要内容。要将医疗卫生人员贯彻执行《九项准则》情况列入医疗卫生人员年度考核、医德考评和医师定期考核的重要内容,与个人待遇相挂钩。要严格落实责任追究,对落实《九项准则》不彻底导致出现严重问题的,除追究当事人责任,还应视情节严重程度,追究卫生健康、医保部门和医疗机构相关人员责任。
  • 当检察人员遇到违规过问干预怎么办?这个系统“一键解决” 2021-11-18
  • 当检察人员通过纸质表格方式填报执行“三个规定”等重大事项情况时,遇到填报不便、统计不准、容易泄密等问题时,怎么办?
  • 教培机构躲退费“花样百出” 2021-11-17
  • 今年7月,严肃整顿教培行业的“双减”政策落地,学科类培训热度逐步降温。政策推行之初,北京日报曾以《教培机构悄然闭店留下“烂摊子”》为题,报道了一些已经关停或提前退场的教培机构不愿善后,随之而来的退费难题让家长和学员们倍感无奈。如今,“双减”政策已经实施近4个月,不少家长反映,仍有部分教培机构为了躲避或者拖延退费,使出各种“花招儿”。教培机构的经营风险不应转嫁给学员和家长,让教培机构承担责任也不能仅寄希望于经营者的道德和良心,亟须监管部门进一步完善规则,严格执法。
  • 全国公安机关严厉打击“隐瞒行程”“编造散发虚假疫情信息”等各类涉疫违法行为 2021-11-17
  • 11月16日下午,公安部通过线上发布的形式,通报全国公安机关全力以赴抗击新一轮新冠肺炎疫情等情况。记者了解到,本轮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全国公安机关已立案侦办、查处各类妨害疫情防控刑事、治安案件370余起。
  • 3-11岁人群接种新冠疫苗需注意什么问题? 2021-11-16
  • 根据国家总体部署,各地已经启动了3-11岁儿童的接种工作,国家卫生健康委疾控局副局长吴良有在13日的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发布会上表示,目前,3-11岁人群已经接种了8439.5万人。不少家长对儿童接种新冠疫苗的相关问题十分关心。近日,国家卫健委就3-11岁人群新冠疫苗接种的热点问题进行解答。
  • 在办理涉未成年人案件中全面开展家庭教育指导工作典型案例发布 2021-11-15
  • 记者从最高人民检察院获悉,为强化家庭监护责任,提升家庭教育能力,进一步推动《关于在办理涉未成年人案件中全面开展家庭教育指导工作的意见》(高检发〔2021〕7号)落地落实,最高人民检察院、全国妇联、中国关工委组织选编了5起典型案例,现予印发。
  • 山东沂水县法律援助“三+一”模式助力农民工讨薪 2021-11-12
  • 山东省沂水县法律援助中心在完成法律宣传、法律援助等日常工作的同时,着重处理农民工讨薪案件,积极维护农民工的权益。针对农民工讨薪这一类案件,沂水县法律援助中心采取了“三+一”模式:在保障农民工顺利拿到工资这一问题上,沂水县法律援助中心提供了三重保护层。
  • “双11”谨防网购陷阱!公安部公布10起典型案例 2021-11-10
  • 近年来,电商微商、直播带货等新业态、新模式得到蓬勃发展,网络购物已成为居民消费的重要渠道,但一些不法分子利用网络店铺和直播平台等生产销售假冒伪劣商品的情况也时有发生,严重侵犯了消费者和品牌厂商合法权益,严重扰乱了市场公平秩序。今天,公安部公布10起典型案例,提示广大消费者,在“双11”网上购物高峰期,要增强法治意识和防范意识,通过正规平台网店购物,切勿轻信不具备相关资质的平台和个人,避免落入“假冒伪劣”的网购陷阱。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22754号
    京ICP备09001449号-10
    京公网安备 110108008263 号
    监督电话:010-57027107   57027127
    总编邮箱:zgfzzb@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