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九次会议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军人地位和权益保障法》,自2021年8月1日起施行。军人的合法权益如何维护?如何表彰有突出成绩和贡献的军人?生活困难的军人家庭如何得到保障?一起来了解。 中央网信办决定,6月15日起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为期2个月的“清朗·‘饭圈’乱象整治”专项行动。专项行动将重点围绕明星榜单、热门话题、粉丝社群等重点环节,全面清理“饭圈”粉丝互撕谩骂、拉踩引战、造谣攻击、恶意营销等各类有害信息,重点打击诱导未成年人应援集资、高额消费,鼓动粉丝攀比炫富、奢靡享乐以及号召粉丝、雇用网络水军“养号”刷量控评等行为。 经过三次审议,2021年6月10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九次会议通过了数据安全法。这部法律是数据领域的基础性法律,也是国家安全领域的一部重要法律,将于2021年9月1日起施行。 当前,手机中的各类App,已成为人们社交、购物甚至工作中必不可少的应用。但大部分App在启动的第一时间,使用者并不能直接进入应用主页,而是会先看到数秒第三方广告,一些广告还设置各种“套路”诱导使用者点击,让不少人反感。 当前部分网络平台青少年模式漏洞仍多:在登录时未设置强制实名认证程序,令青少年模式形同虚设;青少年模式可自设密码、随意开关,对持有手机的未成年人效果不佳;青少年模式开启后仍能浏览涉黄、恐怖类不良内容;青少年模式下转账、充值、理财等功能对未成年人全不设防…… 我国拟实行公民终身法治教育制度,把法治教育纳入干部教育体系、国民教育体系、社会教育体系。这是记者从7日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审议的关于开展第八个五年法治宣传教育的决议草案获悉的。 6月5日上午,中国土地法制与乡村振兴战略会议联盟第七届学术研讨会在嘉兴学院举行,来自全国各地上百名高校和研究机构的专家学者齐聚浙江嘉兴南湖畔,共商“土地法治百年的理论突破与制度创新”这一议题。 2021年5月30日,由陈兴良教授所著的《刑法研究》(十三卷)新书发布会在北京周泰律师事务所举行。 近年来,在全国公安机关和相关部门的共同努力下,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取得积极进展,拐卖儿童犯罪发案数大幅度下降,其中备受群众关注的盗抢儿童犯罪年发案数降至20起左右,基本实现案件快侦快破。 对未成年人来说,哪些行为属于严重不良行为?一旦有了严重不良行为怎么办?家长、学校能做些什么?这些问题,在6月1日开始施行的新修订的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里都有答案,一起来看。 日前,记者从市场监管总局获悉,今年以来,各级市场监管部门聚焦民生领域群众反映强烈、社会舆论关注的突出问题,开展“铁拳”行动,严厉打击民生领域违法行为,取得一系列成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