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报道芜湖讯(通讯员 冷铁 刘斌)随着蛇年春节临近,1月16日一大早,在安徽省芜湖市南陵县许镇镇高桥村牌楼张自然村龙灯堂一片繁忙的景象,村民们开始编制龙灯,为即将到来的春节民俗文化活动做足准备。
扎龙灯,迎新春,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是人们对春节的美好祈愿。新春舞龙作为迎接新春佳节的一项传统民俗活动,历史悠久,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牌楼张自然村的扎制龙灯工艺精细,有选材、破篾、锯料、扎筋、上节、编圈、围布、蒙纱、涂彩、画鳞等一百多道工序,每一步都透着传统文化的厚重。在牌楼张自然村龙灯堂前,制作龙灯的村民三三两两围在一起,忙着自己的制作任务。牌楼张历来有舞龙灯的传统习俗,传承约700年,入选芜湖市非遗文化。村民理事会理事张逢金正在埋头剖蔑,编扎龙灯做准备。他兴高采烈地介绍:“每年从腊月中旬开始准备器材,安排人员,赶制龙灯迎新春。牌楼张板龙灯共149板,长300余米,加上门灯,敲锣打鼓共需要200人完成舞龙灯。通过舞龙灯,弘扬传统民俗文化,舞龙灯队伍需要步调一致,团结协作,从而增强凝聚力。”
村民张有宝编扎龙灯有30个年头了,也是当地非遗文化传承人,他说“龙是吉祥的化身。如今,人们舞龙除了怀揣着对风调雨顺好年景的期盼之外,还通过这一形式,唤起人们对传统民间艺术的尊重和传承。”
作为每年民俗灯会的重头戏,当夜幕降临,只听锣鼓喧天、唢呐齐鸣,跟着牌灯开道,板龙灯昂首向前。舞动时,一人“引珠”,龙随珠行,龙头忽高忽低、龙身上下起伏,龙尾则左右摇摆,长约300米的板龙灯活灵活现来回穿游,煞是好看。因为参与度高,观赏性强,整场民俗灯会深受热捧。乡亲们纷纷感慨,感受到了红红火火过大年的氛围,不仅激发了更多人对民俗的兴趣,也丰富了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更促进了邻里团结、乡风文明。
高桥村党总支副书记、村委会副主任张晓霞说:“龙是中国人的精神图腾,舞龙灯是中国的传统文化。现在,我们的生活越来越红火,舞龙灯更有劲头了。” 责任编辑:曹军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