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报道

人员查询法 视 频

    搜索: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社会与法

聚焦知识产权与产业发展平衡《专利永久禁令救济限制相关法律问题研究报告》正式发布

时间:2025-01-21 18:01:05  来源:  作者:
导读:1月16日,由国际关系学院知识产权与科技安全研究中心与北京知产宝公司数据研究中心共同撰写的《专利永久禁令救济限制相关法律问题研究报告》(以下简称《报告》)在京发布。

1月16日,由国际关系学院知识产权与科技安全研究中心与北京知产宝公司数据研究中心共同撰写的《专利永久禁令救济限制相关法律问题研究报告》(以下简称《报告》)在京发布。《报告》聚焦专利禁令救济制度这一知识产权领域的热点,全面客观呈现专利永久禁令救济限制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不仅为知识产权领域的学术研究与实务提供重要参考,也为推动中国相关立法和产业政策的优化提出建议。

image.png

北京知产宝公司副总裁衣朋华主持《报告》发布会。

近年来,知识产权作为核心要素,正在驱动创新并重塑全球经济版图。未来,知识产权的保护与运用将引发大量涉及技术前沿领域的专利诉讼,并对全球经济格局产生深远影响。以智能手机、家电、汽车等高度集成化的智能化个人终端设备为例,一旦这些行业内出现专利侵权纠纷且采取专利禁令措施,可能对整个行业及上下游产业链产生影响。因此,如何在知识产权保护、技术创新激励与市场竞争秩序之间找到平衡,合理运用法律工具,已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课题。

image.png

国际关系学院法学院院长、知识产权与科技安全研究中心主任郝敏教授在发布会上介绍,《报告》的发布,正是基于对当前专利永久禁令救济限制相关法律问题的深入调研和系统分析。

据了解,课题组在深入剖析法律条文和广泛收集国内外案例的基础上,组织来自法学界、司法实务界、企业界等多领域的专家学者和专业人士,开展研讨交流,力求全面客观呈现专利永久禁令救济限制的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可能的解决方案。《报告》将专利禁令问题结合产业问题开展学理与实证研究,结合法政策学分析,提出了一系列优化建议,在保障专利权利人权益的同时实现产业利益和社会公益的平衡,为知识产权法学、实务指引与科技创新的长远发展提供借鉴参考。

image.png

 

北京知产宝公司数据研究中心研究员甄可人对《报告》进行重点解读。

《报告》通过全面分析相关司法诉讼数据、其他知识产权数据,展示了专利禁令救济在我国司法实践中的使用特点,并针对现有制度中存在的问题与裁判倾向开展基于数据实证的论述。《报告》总结国内学术、司法、实务专家对于专利禁令救济制度及其限制问题的见解,归纳并综合各界专家观点,提出针对禁令救济限制制度的优化策略。《报告》认为,应通过“比例原则”的引入适度限制专利永久禁令的适用,从而在保障专利权人利益与促进产业发展之间实现更优的平衡。

《报告》从法律政策学视角聚焦产业实际需求与问题,探讨禁令救济制度对于智能终端设备、高科技制造等高度依赖专利技术的产业的发展影响。此外,还探讨了禁令救济可能引发的产业链连锁效应,并据此提出贴合产业需求的解决方案。《报告》融合德国、美国专利禁令救济中的“比例原则”应用经验,并汲取日本在探讨禁令救济限制时的部分研究成果,在此基础上针对立法完善、司法裁量等关键环节,提出贴合中国国情的具体建议。

image.png

北京知产宝公司CEO普翔在总结时指出,《报告》旨在提醒并告知专业与非专业人士,侵权行为的制止应当存在例外原则,必须综合考虑社会公众利益及产业利益。只有这样,才能确保社会整体利益的持续发展,在激励创新和促进产业繁荣之间找到更加完善的平衡点,促进创新环境优化,同时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

责任编辑:曹军舰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22754号
京ICP备09001449号-10
京公网安备 110108008263 号
监督电话:010-57027107   57027127
总编邮箱:zgfzzb@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