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报道邯郸讯(任锡良 通讯员 马超)2025年3月21日上午,河北省邯郸市大名县铺上镇郝马庄村70多岁的秦某林,心事重重地来到司法所,把这几年的苦闷进行了诉说。
起因是秦某林的父母早年均已过世,其兄长秦某某不久过世,秦某林继承了他父母的房产和承包地,当时没有什么争议,后来还进行了登记确权。几年后秦某林的侄子秦某志,因琐事和秦某林发生口角,便要求秦某林退还由他继承的的一部分房产和承包地。秦某林认为当时是他履行了全部赡养义务,且有确权登记证明,不予退还。双方因家产纠纷闹了好几年,始终调解无效。
司法所没有偏听偏信,来到了侄子秦某志家里了解情况,秦某志说“房子和地是祖辈留下来的,应该由秦某林和我父亲一块继承。现在我父亲不在了,就应该我继承一半,不能都便宜了他!”如果不给他房产和地,就必须给他20000块钱解决!
司法所工作人员通过其他渠道得知,秦某志的父亲秦某某在生前并没有尽到赡养老人的义务,分家产时他也没有主张房子和地,所以秦某林顺利获取确权登记。于是次日,工作人员把秦某志和秦某林约到司法所,分别跟他们进行了交谈。先向秦某林说到,房产是没什么争议的,但是在承办地上你可以适度补偿你侄子一些钱,这样矛盾就好解决了。后向秦某志说,你要争取房产是不现实的,毕竟现在已经登记给对方了,最现实的情况是让你叔叔付你一些钱,20000块钱确实多一些,你看多少合适?
考虑到秦老汉的的实际支付能力和历史遗留现状,以及一整天的磋商,司法所最终提出这样的调解办法:秦某林一次性支付秦某志人民币3000元,并划出0.4亩承包地归秦某志。秦某志今后不再提出任何房产及承包地索求。双方当场同意,并签订了协议。
3月24日,秦某志收到了秦某林支付的3000元,承包地也重新划分完毕。双方都得到了满意的结果,叔侄亲情也得到了一定的修复。 责任编辑:曹军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