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不再“一号难求”,还会成为您的“私人医生”,想象过吗?如今,它有望实现。 今天是“3月5日中国志愿者日”,在浙江省志愿者协会和浙江省医师协会的支持下,时报联合省医师协会专家志愿者队,启动全国首个“微信公益医疗平台”。 您只要关注微信公共账号“浙江健康俱乐部”,首批11位省级医院副高级以上的专家医生,就会成为您的“私人医生”,实时帮您解答各种健康问题。 寻医问药的途径日益增多 医疗资源日益紧缺,而医疗需求却不断膨胀,导致医患关系紧张。在此局面下,除了去医院看病外,患者开始寻求新途径来“寻医问药”。此时,网络和各种社交媒体的出现,提供了较好的硬件基础。 一项调查显示:超八成网民有网络问诊经验,近三成网民会网络咨询“头痛、感冒等小毛病”,超过半数网民热衷于从网络获取日常保健知识。不仅如此,患者还可以从微博、APP等途径,获得保健知识,甚至寻医问药。 而作为最受欢迎的社交工具,越来越多年轻人正使用微信。他们通过微信实时沟通、语音聊天,寻找朋友,当然也少不了医疗救助。去年11月份,宁波市第一人民医院的一位年轻医生,就利用微信的视频传送功能,救回一个肺栓塞的病人。 全国首个微信公益医疗平台 为进一步缓解医患沟通,“微信公益医生”应运而生。 您只要微信关注“浙江健康俱乐部”,有任何健康上的疑问,可以实时地向“微信公益医生”咨询。咨询内容不仅可以是文字,还可以是图片,甚至是视频,“微信公益医生”将第一时间给予回复和帮助。遇到重大疾病求助或突发医疗事件,“微信公益医生”们将联合会诊,在有条件的情况下,下线实地进行救助。 我们可以想象,今后通过这个平台微信,大家就能直接和专家进行一对一交流。一旦家里出现意外,也可以通过微信视频传送,在救护车到来之前,请专家急救指导。 当然,在这个平台上,您将还可获得健康新闻和保健知识。定期,“微信公益医生”还将送出专家号,为粉丝们送福利。 专家均为副主任医师以上级别 据了解,“微博公益医生”首批11位专家,均来自省医师协会专家志愿者队。 “根据实际和计划,省医师协会专家志愿者队精心选出了第一批微信专家团队。这11位医生来自不同科室,有常见病、多发病学科,如心内科、消化内科、儿科、妇产科、肿瘤等,也有临床辅助的学科,比如营养科、放射科,还加入了中医和精神卫生的专家。随着大家的看病需求,将不断有专家分期加入,这些各大省级医院的专家们,涉及临床和医技,涵盖生理和心理,中西结合,防治兼顾。”专家志愿者队队长黄炜主任医师表示,“这些专家基本都是副主任医师以上,其中还有3位是主任医师,我们希望通过专家的专业技能和服务,让更多的人得到医疗救助。” 在黄炜队长看来,通过微信咨询,医生可以给患者提供更专业的帮助,指明治疗方向,让患者少走弯路。应该去看哪个科,医生可以先给予指导,减少患者就医盲目性。在当前医患关系紧张的现状下,医患双方在前期有了充分的沟通,很多矛盾可以化解在无形之中。 责任编辑:xinba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