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来,司法部门都隶属于同级地方党政机关,直接受制于党政机关,“司法行政化”严重,司法人员办案常遭遇领导有意见,有形无形的压力重重,一些党政领导干部出于私利,打招呼、批条子、递材料,或者以其他明示、暗示方式插手干预具体案件,甚至让司法机关做违反法定职责的事。行政干预司法,是司法公正的最大障碍。司法机关,是当事人获得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保障,需要真正的发挥它的作用。 就职宣誓,是村官承担责任,肩负起为民办事的第一步。作为社区干部,我们也学习村官们的誓词,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时刻党和政府付与我们的使命,虚心听取意见,积极帮助社区居民解决困难,认真完成党和政府交给的任务,为本社区全面发展努力工作。 近日,又有网友发帖曝光“广东贫困县级市雷州市财政局在财政紧张情况下,建起一座富丽堂皇的办公大楼,至今未完工停建”。 笔者想问:群众的生活还很困难,政府还不能摆脱贫困县的称号,这豪华的办公行政大楼,政府部门的领导如何能安心住呢?拿着国家财政补贴过日子,住着奢华的办公大楼政府部门的领导你们于心何忍? 中央敢于亮剑“亲缘腐败”,巡视组将相关问题‘揭开盖子’,表明了中央坚决查处相关问题的态度。这只是开局,更多的贪官老虎还在后面。中央还要加大力度巡查,这关系国家命运,不能小视。 自中央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出台八项规定和、“六项禁令”以来,从中央到地方,党员干部按照“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要求,坚持以严格的标准、严厉的措施查摆和解决问题,查处贪腐官员,整顿不良作风,肃清干部环境,让党员干部有一个风清气正的工作和成长氛围。 明明是符合标准,却在办事过程中遭遇到具体执行人“多此一举”,怎能不让人心堵?单独两孩政策虽好,但是落实却有些困难,与其说是基层服务部门“小心谨慎”、“理解不透彻”,不如说还有过去那种“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的遗风。 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以来,广西平果县把群众“最盼、最急、最难”的问题作为典型事例,集中开展“整改攻坚月”活动,建立“挂牌销号”制度,问题不解决、群众不满意绝不“销号”。 依法治权需要对权力及其运用中的违纪违法现象进行严厉、有效的监督和惩戒。一些地方官员胆大妄为,欺压百姓,无法无天,无视法律和法规,甚至说出“我就是法”的狂言,更不怕百姓告状。说到底,是权力形成了利益保护伞,制度对权力约束和制约、监督无效。法治国家需要好的制度来治理官员的权力及其运用。 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干部廉不廉洁,勤不勤政,不仅要听其言,还要观察其行为。适当改善办公条件也不足为过,作为一贫困县,豪华建办公楼是腐败思想在作祟,早就忘了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建这么大办公楼作为公务仓,伤的是民心,破坏的是党和政府的公信力,到底谁是受益者,到底有何用途,答案不言而喻。 我们都知道领导干部进行警示教育很有必要,这是预防领导干部走错路、走弯路、走上不归路的一种好办法。殊不知对领导干部家属进行警示教育也很有必要,也同样能够起到一定程度上的预防作用。 对于各地出台治理“走读”的措施,专家认为,治理“走读”,关键是让干部“心安”。要想实现“心安”,就要推进选人用人制度改革,首要的是理念革新,科学设计制度,有序扩大政治参与,让当地群众在干部选任、监督上有更多的话语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