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瞭望(通讯员 古丽努尔·如孜)庭审是最生动的法治课堂,案件是最鲜活的普法教材。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喀什地区巴楚县人民法院为进一步增强青少年法治意识,培养学生法治观念,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把“普法教育”搬到“庭审现场”。
“现在开庭!”
上午11时,伴随着审判长庄严肃穆的声音,一起涉嫌盗窃罪案在巴楚县人民法院公开审理。同时邀请来自巴楚县各中学的100余名师生旁听庭审,“零距离”感受司法的威严与公正。这是巴楚县人民法院为加强校园普法教育,提升学生法治意识,减少校园违法犯罪进行的一系列新举措之一。
庭审结束后,法官又为学生们上了一堂关于“青少年远离酒吧、KTV等娱乐场所,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的释法宣讲课,引导同学们遵纪守法。同学们纷纷表示,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要不断增强法律意识,自觉遵纪守法,抵制不良诱惑,将法治信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筑牢青春防线。
学生代表说,今天通过近距离的旁听,感受到法官公正、文明、亲和的态度,对法官这职业充满了敬佩,我深深地体会到了法律的公平公正。往后我讲持续增强法律意识,加强对法律的学习与理解,做一名学法、知法、守法、用法的好学生。
巴楚县人民法院将续关注未成年人法治教育工作,以“普法进校园”、“法院开放日”等形式加强未成年人法治宣传教育,营造青少年成长的良好法治氛围,用法治力量构建和谐校园、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责任编辑:王生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