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6月29日,由上海法律科技协会、上海市企业法律顾问协会指导,同济大学法学院、上海市人工智能社会治理协同创新中心、律新社共同主办,阿里云通义法睿与智合联合主办的“法律AI的黎明——第九届新兴法律服务业发展论坛”在上海成功举办。 记者1日从司法部获悉,2024年全国各级行政复议机关新收行政复议案件74.96万件,同比增长94.7%,办结行政复议案件64.1万件,同比增长82.1%。经行政复议后,有90.3%的案件未再进入诉讼或信访程序。 日前,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六次会议表决通过了治安管理处罚法修订草案,决定自2026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呈现高发态势,其手段不断翻新、隐蔽性持续增强,已成为危害社会秩序与公民财产安全的重大隐患。为应对这一挑战,我国于2022年正式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反电信网络诈骗法》,从法律层面构建起全链条防控体系。在此背景下,如何通过法治创新与技术赋能实现涉卡类违法案件的精准防控,成为学术界与实务界共同关注的焦点。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4周年的这一重要历史时刻,我们有幸在现场遇见了法治瞭望新媒体中心主任兼总编辑贾建平,并对其进行了专访。我们深入探讨了法治建设与媒体责任之间的紧密联系,聆听了他对当前法治进步及媒体角色的深刻见解。 记者27日从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获悉,国家网信办近日发布《网信部门行政处罚裁量权基准适用规定》。规定旨在规范网信部门行政处罚行为,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将于2025年8月1日起施行。 记者27日从民政部获悉,为加强对社会团体监督管理,规范社会团体年度检查,民政部近日发布《社会团体年度检查办法》,进一步明确了社会团体未按要求年检的处罚情形。办法共21条,于2026年1月1日起施行。 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六次会议27日表决通过新修订的治安管理处罚法,共6章144条,自2026年1月1日起施行。 为依法惩治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犯罪,确保人民法院判决、裁定依法执行,切实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根据相关法律及立法解释、司法解释规定,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于近日联合发布《关于办理拒不执行判决、裁定刑事案件若干问题的意见》(法发〔2025〕8号,以下简称《意见》),自2025年7月1日起施行。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26日联合发布关于依法保障在押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选择辩护人权利有关问题的批复,自2025年6月27日起施行。 记者26日从最高人民法院获悉,为进一步提升律师执业权利保障水平,最高法在研究室增设律师工作联络处。这是最高法首次设立律师工作联络专门机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