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才是好干部?习近平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用20个字予以概括: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习近平指出,就是要坚持原则、认真负责,就是遇到问题不回避,遇到困难不躲避,遇到风险不逃避,敢于担责、敢于亮剑。 面对“人情债”风靡的社会,各地相关部门应引起高度重视,充分利用网络、广播、电视、报纸,村务公开栏等平台,向广大群众宣传人情消费恶性循环的危害性,提倡婚丧简办,小事不办,营造文明和谐的社会氛围。同时政府下禁酒令,进一步贯彻落实关于治理大操大办等不良社会风气相关规定。 中央反腐斗争不断深入,贪污腐化的高官相继落马,反观这些落马官员台上反腐、台下腐,人前高尚、人后龌龊,这样的“双面人生”确实值得警惕。述廉就是要让领导干部自我反省、自我约束、廉洁从政,让领导来评价这一年的账,让民众来监督这一年的工作,确保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我们的领导干部切忌把“专题述廉”当作“廉政表演”。 档案造假的屡禁不止原因在于:其一,干部人事管理存在漏洞,制度不够完善,监管执行不够细致,惩戒力度不够强。其二,档案管理部门对档案材料查管不认真、不尽职。其三,管理责任人与造假者内外互通,直接在干部档案中更改造假。 一出“徐楷升官记”再次暴露出干部选拔任用制度的漏洞,漏洞出自何处,不外乎就是权利的外放和缺乏监管,当监管在沉睡,各种私权的畅行也就变得不足为奇,唯有加强对干部的任前考察,任中监管,将权利全部放置于阳光下运行,才能斩断权力干预的触手,所提拔的官员品行正有能力,才会得到群众的信服,也才是群众之福。 2014年中央第二轮13个巡视组昨天全都晒出了巡视问题清单。领导干部“身边人”腐败问题也在多地存在,上海、黑龙江被指领导干部亲属子女在其管辖范围内经商办企业,其中上海群众对个别领导干部的配偶子女倚仗其权力谋取巨额利益反映强烈;河北领导干部插手工程项目、为亲友经商谋利现象普遍。专家表示,领导“身边人”将成为下一阶段反腐的重点对象。 尽管中央三令五申禁止官员和其亲属子女经商,但是一直以来都是形同虚设,往往是你说你的,我干我的,甚至有些领导干部还有一种山高皇帝远的思想,腐败就是这样慢慢的滋生,他们的行为让我们的老百姓感到失望,也间接的影响了党在老百姓心目中的形象。 靠什么打造廉洁政治?权力制约是治本之策。正如习近平指出,要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放眼世界,迄今为止,没有一个国家和地区,单凭查办案件就把腐败遏制住的。反腐败的过程,既是查办案件的过程,更是制度建设的过程,特别是对权力的制约乃至制衡的过程。 在一些领导干部的不良作风的问题上,毛泽东同志曾用“骄娇二气”来形容,以之来观照“四体不勤”,可谓切中要害。骄是娇之源,娇是骄之表。骄气,实质就是一种官气。贪图享受、热衷“官威”,是造成领导干部“四体不勤”的重要原因。 笔者认为,乡镇政府着力培养一批能胜任村长村支书的后备干部,不仅有利于辖区内村社的管理,更有利于群众办事,拉近政府和群众的距离。 党中央已经敲响了就拒腐防变的警钟,“巡视清单”也指明了党中央反腐倡廉的亮剑方向,逐步建立健全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为全党干部穿上了紧身衣,反腐倡廉的教育、文化建设也全党干部带上了紧箍咒。创新反腐败体制机制给全党干部系上安全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