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报道讯(通讯员 史晓庆) 2019年,脱贫攻坚已经进入攻坚拔寨的冲刺期,扶贫攻坚效果如何,成为每一个扶贫攻坚工作者最关心的话题。“从之前问户里家里几口人,收入多少,到后来帮户里翻修房子,大病报销,再到现在帮着户里进行厕所改造、“美在农家”环境卫生提升等工作,扶贫工作越来越深入,效果实实在在,看得见。”谈起扶贫感工作感受,山东沂水县龙家圈街道扶贫办主任杨鹏说道。
扶贫工作不能只摆花架子,更不能花拳绣腿。打赢扶贫攻坚这一场硬仗,让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在2020年前同全国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是党的十九大做出的庄严承诺,这个承诺,一诺千金,考验着每一个扶贫工作人员的良知。这几年间龙家圈街道扶贫工作思路越来越清晰,扶贫力度越来越大,扶贫成效越来越明显,基层工作者从“要我去扶贫”到“我要去扶贫”转变,扶贫方式从“输血式扶贫”到“造血式扶贫”提升,扶贫任务从“个人单打独斗”到“集中优势力量统一作战”改变,“精准”“笃行”成为龙家圈街道靓丽的风景线。
“天热了,家里也没有一个像样的冷水器具,让你笑话了。”在入户走访扶贫户时,龙家圈街道南套村胡汉英给扶贫干部说道。说着无心,听着有心,看着老胡腿脚不便,街道扶贫干部第二天就将一套崭新的茶具送了过去。
“老王,你住的房子都快塌了,是典型的危房,现在咱街道有政策,对贫困户危房改造进行一定的补助,我给你报上吧。”本来一项很好惠民政策,但在实施过程中,贫困户王世兴却犯了难为。一细问才知,原来老人和子女间有矛盾,一是翻盖房子需要户里先支付一定钱,把房子盖起来验收后才能发下这笔扶贫款,而这笔费用,户里根本拿不出。二是翻盖房子是一项很大的工程量,需要有人跑前跑后,但是老人却愁着找不到人给帮忙。住房安全是“两不愁三保障”中重要的一项指标,也是最基本的指标。这些困难决不能成为贫困户住危房的借口,街道和村里扶贫干部憋足了一股劲,从协调老人与子女关系入手,双方矛盾得到了缓解,危房改造也最终得到子女支持,再到翻盖过程中,村干部帮着给老人张罗,短短一个月功夫,老人就搬到了新盖的房子里。
这些感人的故事,在龙家圈街道几乎每天都在发生。“我们辛苦指数,就是困难群众的幸福指数。”每一名扶贫干部都把扶贫工作当成重点工作,龙家圈街道脱贫攻坚工作正稳步向前推进。 责任编辑:孟德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