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眼下正值玉门市下西号镇枸杞采摘旺季,大量省外务工人员涌入田间地头。为切实保障务工人员出行安全,玉门公安交警主动下沉枸杞种植基地,针对省外务工人员流动性大、对本地交通环境不熟悉等特点,开展精准化交通安全宣传,用“零距离”服务筑牢交通安全防线。
一、精准对接需求,让宣传“接地气”
省外务工人员多来自四川、河南等地,普遍存在交通安全意识薄弱、对当地交通规则不了解等问题。玉门公安交警提前与枸杞种植合作社、用工企业对接,摸清务工人员数量、来源地及出行习惯,将宣传内容“本土化”——结合辖区乡村道路多、农用车辆往来频繁、电动三轮车违法载人等突出风险,用务工人员熟悉的方言和通俗案例讲解交通违法的危害。
二、田间地头开课,让安全“入人心”
为不耽误枸杞采摘黄金期,宣传人员带着宣传资料走进枸杞地,将课堂“搬”到田垄间。趁着务工人员抬手摘果、移动机位的间隙,宣传员手持小喇叭边走边讲,把交通安全知识融入劳作场景:“老乡们摘枸杞时脚下注意路,收工骑车更得留心,咱们这地头小路窄,电动车别载人,不乘坐超员超载车辆!”
三、聚焦重点群体,让服务“有温度”
针对省外务工人员中老年人占比高、对本地交通环境陌生等特点,玉门公安交警推出针对性服务举措。通过简化宣传语言、强化视觉提示,帮助老年务工人员快速理解交通规则。同时,在务工人员集中居住区、往返田间的主要路段增设醒目的交通安全提示标识,用细致服务消除省外务工人员的出行顾虑,让异乡务工者感受到安全与温暖。
四、筑牢安全防线,让成效“看得见”
系列宣传活动开展后,下西号镇省外务工人员的交通违法率显著下降,涉务工人员的交通事故实现零发生。务工人员交通安全意识普遍增强,自觉遵守交通规则的行为习惯逐步养成,既保障了自身出行安全,也为枸杞采摘季的生产秩序提供了稳定保障。
下一步,玉门公安交警将持续跟进枸杞采摘期交通安全管理,结合务工人员流动情况动态调整宣传策略,用精准服务和严格管理,为省外务工人员撑起“安全保护伞”,让他们在异乡既能安心务工,也能平安返程。 责任编辑:乔海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