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瞭望

人员查询法 视 频

    搜索: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交通与法

肃州公安交警全力营造安全畅通有序道路交通环境

时间:2025-09-04 11:19:37  来源:法治瞭望  作者:
导读:为有力应对暑期汛期叠加、车流人流汇聚和夏季事故高发等多重挑战,酒泉市公安局肃州分局交通管理大队主动适应形势要求,深入贯彻落实省厅、市局关于道路交通安全管理的系列部署要求,以维稳护安为主线,紧盯“除隐患、防事故、保畅通”工作目标,围绕“一盔一带”、乱停乱放、“炸街”扰民、夜市治理、货车隐患等五大焦点难点问题,多措并举,综合施策,交通事故四项指数持续下降,全区道路交通安全形势持续稳中向好。

图片2.jpg

  为有力应对暑期汛期叠加、车流人流汇聚和夏季事故高发等多重挑战,酒泉市公安局肃州分局交通管理大队主动适应形势要求,深入贯彻落实省厅、市局关于道路交通安全管理的系列部署要求,以维稳护安为主线,紧盯“除隐患、防事故、保畅通”工作目标,围绕“一盔一带”、乱停乱放、“炸街”扰民、夜市治理、货车隐患等五大焦点难点问题,多措并举,综合施策,交通事故四项指数持续下降,全区道路交通安全形势持续稳中向好。

  一、健全“三种机制”,构建精准高效指挥体系。健全研判预警机制。建立“日汇报、周分析、月研判”工作制度,成立由分管领导负责,部门负责人主抓的交通态势研判专班。整合电警、卡口、视频巡逻等科技手段采集的数据,结合路面执勤、群众投诉、网络舆情等信息反馈,每周一召开专题研判会,对发现的问题及风险隐患进行深度挖掘和关联分析,研判违法行为时间规律,空间分布和人群特征,坚持问题导向,明确工作任务,细化工作措施,实现了事故预防由被动处置向主动预防转变。完善责任包保机制。聚焦五大焦点问题,健全完善2个常态整治专班,3个专项整治专班,按照“定人、定岗、定责”原则,建立层级分明,责任清晰的工作体系,将整治任务分解到各中队、执勤组和具体责任人,实行领导包片区,专班保成效的责任制。同时建立责任倒查机制,对工作落实不到位、整治效果不明显的部门和专班进行通报问责,确保各项措施落地见效。优化动态调整机制。按照“警力跟着警情走,勤务跟着形势变”的原则,建立效果评估和快速响应制度,定期对整治措施的执行情况和效果进行全面复盘评估,根据实际情况动态调整警力部署、管控力度和勤务模式,实现资源配置最优化。联合消防、道路运输等部门开展交通事故应急演练,提升应急处突能力,快速处置交通事故,突发拥堵和民意诉求,实现“1.3.5”快速响应。

  二、筑牢“五大阵地”,实现精准靶向治理。电动车头盔佩戴渐成常态。聚焦电动车“三上升一下降”工作目标,科学部署巡逻警力、合理设置查处点位,采取“四班三运转”勤务模式,依托铁骑“机动灵活、快速反应”优势,加强高峰时段流动喊话提醒,平峰定点查处,夜间专班劝导,全天候保持严管严查严处高压态势,城区高峰时段头盔率上升至75%,涉电动车交通事故起数同比下降40.1%,治理成效明显。机动车乱停现象明显改善。创新构建“三圈三线”防控布局,深化“警网融合”精细化网格化管理,依托“交管网络警务室”平台,将交通诉源全面融入到“交通全要素网格”管理体系,及时处置社区街道反馈问题。同时依托12345热线警情和省厅交通质态监测反馈,对重点路段、背街小巷、老旧小区等路段区域的僵尸车、违停车辆精准治理,标志标牌、禁停实线不断完善,二次及以上投诉明显减少。摩托车“飙车炸街”归于平静。根据警情及群众反馈,重点在滨河北路、酒银路、酒火路等路段,通过采取“定点检查、流动巡逻、视频巡查、群众线索”等多种查缉方式,精准打击摩托车追逐竞驶、翘头炫技、声浪炸街、非法改装等违法行为,持续的高压严管态势,还给群众一个安全、宁静的生活环境。夜市道路环境井然有序。结合夜市特点,优化升级夜市警务运行模式,科学布设固定劝导查处岗,摩托车巡逻组和交通疏导警力,加大周边路段的巡逻频次和管控力度,保障市民出行安全,护航夜经济健康发展。同时坚持将“问题导向”和“需求导向”相结合,充分发挥“城警联动”联动机制优势,全面推行“一市场一策略”精细化治理模式,营造安全、畅通、和谐的道路交通环境。大货车穿城隐患整治靶向见效。抽调警力组建专班,在高峰时段及夜间10点至凌晨3点对群众反映强烈的光电大道、玉田路、飞天路等重点路段设置卡口,严查超载超限、违反禁令标识等违法行为,严格审批核发中型及以上车辆通行证1578张,同时启用3套新设电子警察对飞天路、圆梦路等路段实现24小时不间断监控,夜间扰民和安全隐患问题得到有效遏制。

  三、夯实“三大支撑”,凝聚协同共治合力。强化热线支撑。完善“12345”热线涉交通诉求快速处置机制,建立受理、转办、处置、反馈的闭环管理流程。实行首接负责制,由部门负责人实地调研,及时处置,确保群众诉求件件有回应,事事有着落。二季度分析热线投诉数据409条,研判共性和治理重点,为专项行动和日常整治提供参考。同时建立回访制度,对386位当事人进行了回访,不断提升群众满意度和幸福感。深化宣传支撑。构建全方位宣传教育体系,线上线下同步发力,制作头盔佩戴、车辆绕行等相关视频,通过各级媒体平台推送职工佩戴安全头盔等各类倡议书、案例视频、曝光典型违法、恶劣天气预警等信息。扎实推进交通安全“七进”宣传,开展集市彩页宣传,“开学第一课”等主题宣讲,引导务工群体、旅游人群、返校学生文明交通出行。特别是针对“一老一小”两个重点群体,将宣传教育融入到日常勤务查处中,开展分众化,精准化宣传教育,营造“处处有提示、时时受教育”的良好氛围。优化协同支撑。深化部门协作,与城管、交通、市场监管等部门建立常态化联合执法机制,打破部门壁垒,完善信息共享,加强对占道经营、客运车辆、运输企业的安全隐患治理。发动社会力量,建立健全“驾校学员劝导+带班民警巡检+交警指挥疏导”常态管理机制,探索新的服务模式,在城区人流、车流密集区开展“文明劝导我先行”工作,形成了“公安主导、部门协同、社会参与”的共治格局。

 
   
责任编辑:乔海印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22754号
京ICP备09001449号-10
京公网安备 110108008263 号
监督电话:010-57027107   57027127
总编邮箱:zgfzzb@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