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瞭望

人员查询法 视 频

    搜索: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社会与法

武陟:建强村级矛调团队 赋能基层高效能治理

时间:2025-09-28 14:50:56  来源:  作者:许志刚
导读:武陟县着力建强村级矛盾纠纷调解团队,通过“建队伍、强能力、优服务、重联动”的组合拳,激活了基层治理的“神经末梢”,乡村发展焕发了新活力。

“真是太感谢你们了!要是这地界儿的事儿不解决,我和老张家怕是要一直僵下去了。现在好了,俺两家还能像以前一样互相帮衬!”9月25日,武陟县西陶镇南阳村村民李某紧紧握着村级矛调队员的手,脸上满是感激。

这一变化,源于武陟县着力建强村级矛盾纠纷调解团队,通过“建队伍、强能力、优服务、重联动”的组合拳,激活了基层治理的“神经末梢”,乡村发展焕发了新活力。

调解人员+能力培训 建基层第一道防线

“我们聚合村街治保民调主任、五老人员、村民小组长、一村一警、村居法律顾问等多种资源,成立了拥有1532名成员的村级矛调队伍,全县365个村街(社区)实现了村级矛调处置团队全覆盖。”该县司法局副局长杨原源介绍。

这些调解员不仅是矛盾纠纷的“化解员”,也是政策法规的“宣传员”、社情民意的“收集员”,是基层治理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

为提升村级矛调团队的专业素养,该县定期邀请妇联、司法、农业农村、自然资源等部门人员,围绕婚姻家庭、邻里纠纷、土地流转等常见矛盾类型,讲解法律知识和调解技巧。今年以来,全县共培训村级矛调队员500余人次。

网格排查+定期走访 把矛盾解决在萌芽

“矛盾纠纷就像小火苗,发现得早、处置得快,就能避免烧大。”武陟县大虹桥乡西小虹村矛调队队长王国平说。

该县将每个村划分为若干个网格,每个网格由矛调队员+网格员组成“排查小组”,定期开展走访,重点关注孤寡老人、留守家庭、邻里有隔阂的农户等群体,主动排查潜在矛盾。

今年3月,龙源街道小徐岗村网格员在走访中了解到,王氏三兄弟因分家不公平引起赡养父母纠纷,经村级矛调团队多轮细致耐心地疏导与协调,老夫妻的赡养费由三兄弟均摊,日常照料轮流负责,并共同签署了分家协议。

据统计,今年以来,全县村级矛调团队共排查矛盾纠纷423起,其中90%在萌芽阶段就得到了化解。

一站式受理+快速调解 让群众少跑冤枉路

“现在村里有了矛调员,有纠纷不用再往镇里、县里来回跑了,太方便了!”乔庙镇冯丈村村民老薛的一席话道出了该村“一站式受理”服务给群众带来的方便。

为了让群众少跑腿,该县实行“群众来访—专人接待—即时调解”的“一站式”服务流程。对于简单的矛盾纠纷,村级矛调队员当天调解;对于复杂问题,启动“村级矛调团队+乡级职能部门”联合调解机制。

今年5月,嘉应观镇范庄村两户村民因宅基地边界问题发生争执,甚至差点动手。矛调团队接到消息后,当天就上门丈量土地、查阅历史档案,组织双方调解,最终达成一致意见,两家人握手言和。

今年以来,全县村级矛调团队共化解矛盾纠纷398起。多元联动+跟踪回访 使矛盾“化解不反弹”

“矛盾化解不是‘一调了之’,要确保问题不反弹、群众真满意。”武陟县司法局龙泉司法所所长赵昕介绍。

为了巩固调解成效,该县实行“跟踪回访”制度,对调解达成协议履行情况进行回访,防止矛盾反弹。此项制度实行以来,全县经村级矛调团队化解的矛盾纠纷,回访满意度达98%。

随着村级矛调团队的建强和治理模式的创新,全县基层治理成效日益凸显。

矛盾少了,乡村更“稳”了,今年以来全县赴省信访总量同比下降20%;服务优了,群众更“暖”了,木栾街道大城村矛调团队在化解一起家庭纠纷后,还为其办理了临时救助和低保。

“基层治理的核心是为民,村级矛调团队就是连接政府和群众的‘桥梁’,是化解基层矛盾的第一道防线。”武陟县委常委、政法委书记樊彦强说,该县将进一步健全完善村级矛调团队工作机制,着力实现信访案件更少、营商环境更优、经济发展更好,为基层高效能治理注入更多活力。(许志刚)

责任编辑:王生志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22754号
京ICP备09001449号-10
京公网安备 110108008263 号
监督电话:010-57027107   57027127
总编邮箱:zgfzzb@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