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国之声《全国新闻联播》报道,下个月南京将召开“地铁价格听证会”,但南京物价局的公告显示,消费者参加人将由消费者协会推荐,自由报名的市民,只能旁听不能发言。这次听证会共21人参加,其中有9人是消费者,由南京市消协推荐7名,六合区和溧水区消协各推荐1名。除此之外,市民可以报名参加听证会,有10个名额,但只能旁听不能发言。(9月14日 新华网)
不知道这样的听证会意义何在,地铁本身就是一项惠民政策。但却不允许市民发言,只在旁边当一个“过客”。虽然这不是官员自身的问题,但反印出来的行政模式出现了严重的漏洞。
再者,南京10位市民就可以代表所有的市民吗?听证会从起草,再到召开,可以说还是一个比较正规、大型的会议,会议的组织者和召开者却没有考虑周全,不允许旁听者发言。那只是坐在旁边用耳朵听听,意见和建议又怎么上报呢?
不排除这背后存在利益关系,所以听证会也就成为了一个形式。当然,物价局的考虑也不无道理,担心有市民与地铁运营商有利益关系,那是否可以随机的选择市民进行走访呢,而武断下令不准旁听者发言,难免妥当。
决策机构可以说直接关系着老百姓的切身利益,所以,决策者的每一个步骤都都必须谨慎又谨慎。“不开情绪车”,更不能因为这样那样的利益关系甩在一旁不闻不问。决策意识决定了下一步的行动,要想真心为老百姓们服务,就必须要站在老百姓的角度考虑。
现在要做的就是要充分听取并采纳人民群众合理的意见和建议,再做出决定。有必要时,可以将一些决策过程向人民群众公开,杜绝开小会的现象,这样不仅会给予人民群众安全感、安心感,还可以防止次生腐败现象发生。(通讯员 许杰) 责任编辑:guanliyuan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