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报道

人员查询法 视 频

    搜索: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学界之声

杜绝“人情保” 先清理“福利”思想

时间:2014-12-10 13:33:56  来源:法治报道  作者:孙伟
导读:民政部数据显示,截至9月底,全国共复核城乡低保对象6429万人,占全部低保对象的89%;共有416万人退出低保,占已复核低保对象的6.5%,其中绝大多数属于动态管理正常退出;“人情保”“错保”退出人数为25.7万人,占全部复核对象的0.4%。

   民政部数据显示,截至9月底,全国共复核城乡低保对象6429万人,占全部低保对象的89%;共有416万人退出低保,占已复核低保对象的6.5%,其中绝大多数属于动态管理正常退出;“人情保”“错保”退出人数为25.7万人,占全部复核对象的0.4%。(12月9日 中国网)

  民政部门下拨的“低保救助金”屡被他用、张冠李戴的同时,在一味感叹基层生态和干部乱伸手时,往往会忽视监督反馈机制常态建设。近年来,相关部门通过各种手段和方式来不断完善和健全,但是效果并不尽然。现当前,基层工作的主动性、创新性不强,支支动动,干工作缺乏热情,总是等待上级部门指令。上面不能真正了解下情,下情不能上达视听,很容易造成两头双向的矛盾。

  不符合标准却领取低保现象,并不是什么新鲜事。面对那仅有的“低保钱”,很多执行干部并没有把他当做贫苦百姓急需生活的“救命钱”,很多受救济的百姓也是把这项保障当做一项“政策福利”,这种氛围下,“民政救济”已经在变形走样,这也为低保发放标准对象择取的随意性、人情性提供了机会。一些基层干部认为,这本来就是锦上添花的事,给谁不给谁,已经无关政策,甚至在有些乡镇干部看来,已经成为一种工作策略,把指标直接分配给各农村、社区,由其负责人直接管理、报送,这样在开展其他工作时,社区和农村的负责人也会投桃报李。更有少数民政小官的集腋成裘,河南洛阳市新安县五头镇民政所前所长张景华利用曾发保群众的废旧存折,套取民政救济补助50多万元的小官刮油案,从这些暴露问题中我们可以看到,民政救济工作已经成为了“按部就班”,毕竟,这些与发展地方经济不同,也无关乎地方政绩考核。

  为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人情保”“错保”问题,今年6月,民政部印发《开展社会救助专项整治,提高为民服务水平活动方案》,在全国民政系统部署开展了为期3个月的“人情保”“错保”专项整治活动。经过复核筛查后,居然清理推出25.7万人,按照每月补偿标准来看,这些救济钱可不是小数。翻开各地的年报、月报,很多都是写着开展调研、制定制度,落实监督措施,但一旦到了落实,就会被卡,我们为之一问,在之前,这些地方难道没有开展过吗?归根结底是一些基层干部总是把低保发放归到了福利范畴,总认为这些错误即使发放出错,但也罪不涉法,再则是其他人都这么干,没必要这么较真,还有就是群众对低保政策的“了解甚少”,碍于利益鲜有为之与干部翻脸的。据了解,海南临高县一位家庭状况困难的村民从2010年开始申请低保,三年来均遭拒绝,今年在对村干部有所“表示”之后,才第一次领到低保金,并被告知不要对外声张,否则明年将不再批准申请。

  在推进依宪治国、依法行政过程中,对于那些视民生疾情无动于衷的官员,必须按照规定严查严办、给予问责。更重要的是,把低保政策宣传到群众家喻户晓,该吃不该吃,让标准和事实摆在桌面上,并不是干部分配和决定说了算;在监督畅通反馈机制上,加大对专项救济资金的管理监控使用力度,开设举报反馈监督平台,畅通群众反馈机制,让更多的群众参与进来,多方促动,最终让公共救济福利回归需要的人手中。

责任编辑:guanliyuan3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22754号
京ICP备09001449号-10
京公网安备 110108008263 号
监督电话:010-57027107   57027127
总编邮箱:zgfzzb@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