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过完的“双十二”成为继“双十一”之后的“网购小盛宴”,让“剁手党”们再次兴奋不已。然而,近日360“补天”漏洞响应平台曝出近200家网上商城存在信息漏洞,随之而来的是网上诈骗、骚扰电话、恶意邮件等恶劣行为,不仅烦扰人们的日常生活,更威胁着财产安全。记者采访了解到,不少消费者纷纷中招。 中消协今天发布了“双十一”网络购物第二份调查报告。此次报告披露的“双十一”网购商品到货、退货、退款情况体验式调查结果显示:截至12月4日,本次“双十一”网购商品到货情况总体顺利。不过,个别电商平台退款方式欠妥;部分电商平台和商家提供发票或票据情况不容乐观,在93款商品中有多达47款未提供发票,占比超过半数。 日前,有报道称“南京禄口机场新航站楼兰州拉面馆一碗面条125块”。根据舆情监测报告,江苏省物价局迅速组织人员赶赴禄口机场开展调查。 澳大利亚旅游研究机构公布的最新报告显示,截至今年9月份,中国游客赴澳旅行时的航空、饮食及住宿花费上涨43%,达到创纪录的77亿澳元。同时,来自中国的游客人数也有较大幅度增长,增长率为22%,达到89.6万人次。 银行官方客服号码发来的短信,没想到竟然是诈骗短信!连日来,不少市民向记者反映,称接连收到以银行官方客服号码发来的积分兑换的短信,咨询后才发现居然是诈骗网站,这类以官方身份出现的短信,很多时候却让消费者“真假难辨”。 2015年新疆和静县人民法院积极找准审判工作与服务民生的结合点,念好“畅、广、快、强”四字诀,倾情助力消费者维权。 近年来,智能手机的普及带动了手机应用软件的快速发展。不过,就像电脑上的流氓软件一样,手机中安装的很多软件也常常会有陷阱,比如恶意扣费、泄露隐私等,让人防不胜防。 “双十一”你网购的折扣商品,真的赚到了吗?8日,中国消费者协会发布了部分“双十一”网购商品价格跟踪情况报告——大多数商品折扣“实在”的同时,也有三成商品折扣“注水”。 近年来,智能手机的普及带动了手机应用软件的快速发展。不过,就像电脑上的流氓软件一样,手机中安装的很多软件也常常会有陷阱,比如恶意扣费、泄露隐私等,让人防不胜防。深圳市消费者委员会近日表示,手机软件相关的消费投诉已成为投诉新热点。 今天上午,记者从中消协获悉,双十一结束后,中消协选取94款商品中,共有32款仍能以不高于“双十一”价格购买。调查中,共有20款商品宣称“已售完”或“已下架”以致价格无法明确查询。 北京市工商局12315消费者投诉举报中心今天发布消费提示:岁末年初,越来越多的商场、超市等众多商家开始推出形式多样的积分卡、会员卡,此时因积分卡引发的投诉也会有所增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