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张家界国旅、张家界中青旅两家旅行社因安排另行付费旅游项目、强迫游客消费被国家旅游局严惩。 消费者常女士从淘宝网站购买了一款三星手机,卖家在页面宣称手机是“正品大陆行货”,可常女士在使用一个月后,手机就开始自动关机,再也充不上电。让常女士意外的是,她去三星售后维修时竟被告知手机是假货。她要求按照消法假一赔三,卖家只同意退货。联系不到商家的常女士只能将淘宝告上法庭,要求其承担连带赔偿责任。 最近对于果粉来说,最火的一条信息莫过于“iphone6内存扩容”的消息,花费几百元就可以将16gb的iphone手机升级到128gb,吸引了众多苹果手机用户的关注和追捧,但升级后有风险吗? 一年一度的“黑色星期五”进口跨境电商大促已落下帷幕。相关数据显示,继往年北上广深一线城市网民充当购买主力外,越来越多的二三线城市消费者开始加入“海淘”行列,成为进口跨境电商增长的新生力量。 手机套餐流量不清零政策推出不足2个月,流量莫名其妙“偷跑”事件频出。不少消费者认为,以往打电话、发短信分别由时长、条数计算,自己可以查实,可是对于看不见、摸不着的流量如何核实却犯了难。 笔者从广东省清远市清城区消委会获悉,今年来,其受理的手机投诉仍居单项商品投诉之首,占所有消费投诉总和的19.81%,并出现了新的投诉内容,主要集中在天价折旧费、“小病大治”、山寨手机举证难、无故流量及夸大宣传误导消费等。 “天价流量费”纠纷频发,手机流量安全由谁捍卫?你的手机流量安全吗?近期,几宗关于手机流量的纠纷见诸新闻客户端,“流量偷跑”已经成为通信行业的热门词汇,刺激着每一个手机用户的神经。 “双11”全民消费狂欢节基本进入尾声。记者连日浏览多个电商平台发现,在众多老老实实做活动的良心卖家中,仍然掺杂着一些投机商户,他们通过玩各种猫腻让消费者掏了比实际价格更多的钱。 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其售后服务问题一直是消费者投诉的热点,“翻新机”“流量门”等层出不穷。据中消协的数据显示,手机等电子类产品的投诉率始终居高不下,今年第三季度,更是高居消费者投诉榜首。在一些品牌手机的官方授权店,消费者也频频遭遇“踢皮球”、霸王条款和高额维修费等问题,令人烦心。 从2009年第一次出现开始算起,双11已经迎来了第七个年头。销售额一年比一年高,消费者的抱怨也一年比一年多,比如某某品牌又突击涨价后假装五折、某某家又超售、某某店又“傲娇”地表示不支持七天无理由退货等等。 随着“双11”网络购物节的到来,很多不法分子也看到了商机。对此,网警提示,要提防假红包套取信息,防范网购异常时突然冒出来的“客服”人员。市一中院法官也针对网购中的一些争议问题进行了解答,对消费者进行提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