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报道讯 据人民网 人生充满选择。进退之间、取舍之中,不同的选择不仅反映志趣与智慧,更考验信仰与情怀。
心有大我,至诚报国。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青年发展事业,反复强调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有源源不断的强大力量。对于胸怀祖国的青年来说,建功军营从来都是实现人生价值的无悔选择。
青年是国家建设的主力军,也是巩固国防的中坚力量。“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参军报国是每名青年都应坚守的民族大义,是每时每刻都应保有的爱国情怀;“少小虽非投笔吏,论功还欲请长缨。”爱国报国从来都不只是一句口号,从来都需要用热血挥就、用奋斗砥砺。
随着高科技武器装备的不断列装,我军信息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军队对高素质兵员的需求也越来越大。“兵之胜在于篡卒。”兵员素质的高低,决定着国防和军队建设的成败。在价值导向层面,我们需要鼓励、宣扬有志青年的爱国情怀和奉献精神。与此同时,在政策制度层面,国家也要做好服务保障和政策激励,更加注重为青年从军报国提供政策法律支持和相关保障,让他们充分感受鼓励与认同。
近年来,军地各级切实把征集优秀大学生士兵作为科技兴军战略的一项重要工程来推进,千方百计创造良好条件,在大学生优先征集、优待资助、选用培养、考试升学、就业服务等方面,出台一系列优惠政策;全国各地结合实际,纷纷出台保障就业创业、提高优待标准、放宽落户条件等利好措施,并且按规定要求落实到位;各地高校也进一步拿出鼓励入伍、支持退役后复学等办法,让大学生切实感受到参军入伍带来的政策红利,真正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为大学生士兵的进一步成长、成才提供了保障。
当前,在改革强军稳步推进的新形势下,参军入伍不仅意味着拥有“到惊涛骇浪去击水,到大漠边关去驰骋,到苍穹九天去揽月”的壮志豪情,更意味着迎来我军装备更新、建设提速、风气纯净的新局面。不断释放的改革红利,将为每名投身军营的有志青年,提供更为宽广的发展舞台。
令人欣喜的是,在军地各方的鼓励引导下,在今年的征兵工作中,大学生参军报国、建功立业的热情被进一步激发,越来越多的有志青年携笔从戎,为国防和军队建设注入新的生机与活力。
战争年代,老区群众就有“最后一块布,做军装;最后一口饭,做军粮;最后一个儿子,送战场”的传统。如今,维护国家安全需要大批有志于国防事业的热血青年,改革强军事业需要更多高素质人才支撑。在这个爱国情怀与发展前景并存的广阔舞台上,时代已向广大青年发出热切呼唤:欢迎建功军营,成为人民子弟兵的光荣一员!(郭晓航) 责任编辑:guanliyua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