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报道

人员查询法 视 频

    搜索: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学界之声
  • 教育实践活动整改岂能虎头蛇尾 2014-11-15
  • 教育实践活动收尾不等于整改工作收场,坚决避免高举轻放、虎头蛇尾。整改的拳头不能打在棉花上,必须踏石留印、抓铁有痕。
  • “小官巨腐”背后是官小权力大 2014-11-14
  • 再一次看到“小官巨腐”,和第一次看到时的感觉是完全不一样的,从之前的震惊到现在的镇定,一方面这个金额确实也不算是最大的了,另一方面屡屡曝光的“小官巨腐”案件让我有了新的思考,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背后到底有什么原因,说到底,还是权力太大,别看他们官小,权力可是一点也不小,小官能管大事,大官反倒管不了小事,而所谓的小事,很可能是关乎国计民生的“大事”和紧要事。
  • 干部的必修课:私德 2014-11-14
  • 为官者既要具备良好的个人品德、职业道德,也要遵守基本的社会公德,更应将社会公德转化为执政理念,渗入执政行为,推动形成“一种向善的力量”。
  • 民政所长“失陷”折射制度之殇 2014-11-14
  • 2014年9月22日新安县法院认定被告人张景华超越职权擅改93.13万元民政专项资金用途,犯滥用职权罪;利用职权便利侵吞公款52.61万元,犯贪污罪。数罪并罚,决定执行有期徒刑十年,并处没收财产8万元。
  • 切忌培养“速成年轻干部” 2014-11-14
  • 十年树人,百年树木,可见培养有用之人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也不会因为现在科技发达就有翻天覆地的变化,就像是市场上流通的速成品,虽然能暂时解决燃眉之急,却不是长久之计,长期使用百害无一利。党和国家的发展建设千秋万代,需要我们做长久打算,年轻干部作为党和国家建设的继承者,当然是需要经得起时间洗礼,岁月考验!
  • “三门”干部应深入基层接地气 2014-11-14
  • 所谓“三门”干部,就是游走在“家门、校门、衙门”与群众不亲与实际不熟的一群年强干部。这群年轻干部的确拥有高学历和丰富的科技文化知识,但由于从家到学校,从学校到机关这些路走得相对平顺,对基层对群众都很陌生,干起工作来难免不成熟,这些干部要想尽快成长成才,就需要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接地气暖民心。
  • “干部大课堂”带领农民致富 2014-11-14
  • 石城县的“干部大课堂”是相当的可取的,是值得学习和借鉴的,倘若,我国的其他地区采取类似的举措,从根本上解决农民所关心,所急需解决的问题。相信农民就会更早过上更好的日子,更快的致富。俗话说得好民富则国富,国富了才能更好的发展。创造我们共有的更好的明天。
  • 家庭成员间房屋纠纷案件审理“三难” 2014-11-13
  • 今年 1 至 8 月,S省D县法院共受理家庭成员间房屋纠纷案件 26件,案由有返还原物、所有权确认、共有权确认、用益物权确认等,其中以调解、撤诉结案的8件,仅30%左右。该院发现此类案件审理有“三难”。
  • 落马官员忏悔书是一部典型反面教材 2014-11-13
  • 十八大以来,伴随着中国反腐力度不断加大,我们看到了越来越多的贪官被查处,也看到了越来越多落马官员的“忏悔书”。落马之后的有关忏悔书,也几乎成为这些人必做的规定动作和常规动作,和官员落马之前的风光无处不在的各种讲话相比较,这些坦白内心的“忏悔书”往往更吸引公众眼球。
  • 年轻干部要从“老三门”变成“新三门” 2014-11-13
  • 时下的年强干部基本处于“老三门”状态,所谓“老三门,就是“家门、校门、衙门”,而年强干部要想打破这个瓶颈,尽快成长,成才,就要蜕变成为“新三门”干部,即“串农门、走正门、有窍门”。
  • 反腐和倡廉都需要可持续 2014-11-13
  • 随着当今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本着科学发展的观念,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但从我国的实际出发,可持续发展不能仅仅局限于经济发展,反腐败也不例外。只有长期的坚持反贪污、反腐败,才能有效的遏制违反党纪党风、违反法律的行为。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22754号
    京ICP备09001449号-10
    京公网安备 110108008263 号
    监督电话:010-57027107   57027127
    总编邮箱:zgfzzb@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