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我们记得之前国家发改委前主任张平先生曾经说,2013年我国将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着力增加中低收入者的收入,建立健全全职工资正常增长机制。我们有一位叫“康熙穿越”的网友想提问一下,什么样叫做正常的机制,难道说现在不正常呢?现在工资增长机制究竟是什么样的模式?
[胡怀国]:我先简单介绍一下背景。这几年,由于劳动收入或者工资收入占中低收入群体收入的主要部分,如果工资收入份额下降之后,一般的中低群体生活水平影响会比较大。最近这几年,我们特别关注这个问题,不光是中国,全世界普遍的一个问题,全世界从80年代开始,劳动份额都出现了下降,我们在这个大背景下,还有我们一些自己的具体的问题。比如说在国际上,由于全球化,资本能够自由流动,劳动不能流动,所以劳动和资本之间的能力,就是劳动明显增强了。
第二个,现在科技网络技术。还有其他的各方面的因素普遍存在。中国的劳动收入份额下降和其他的结合起来,我们老百姓感触比较深,我们学术界也特别重视。这几年感觉确实情况好一些了,但是水平还是比较低,十八大报告专门提出来过,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我想这个网友的问题,什么样是正常的机制,应该是这种机制。
大家可以知道,改革开放之后,长期以来,劳动者一直还是低于劳动生产率的增长,过去我们讲我们要加快经济增长,因为我们穷,现在我们既要追求经济发展,又要让经济发展成果让更多人共享。这次不论是十八大报告,还是关于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若干意见,这都是一个重要的问题。十八大报告两个同步,我觉得就是应该我们用这个制度设计的一个重要思想。这都是正常的机制。
[赖德胜]:是两个板块,一个是机关事业单位,一个是企业,所以,我个人觉得,这里面是不同的机制。企业里面,按道理来讲是劳资关系的问题,工人当然想涨得越高越好。资本要求越低越好,这就有一个对立的矛盾和统一的问题。怎么增加工资增长机制?一定要引入三方协商机制,或者是要建立一个劳资谈判的机制。如果没有一个劳资谈判机制,就很难保证正常增长。因此我觉得在新的阶段,可能要进一步发挥我们的工会的作用,进一步处理好我们的劳动关系。现在我们提出了和谐劳动关系,什么意思呢?就是劳动和资本都能够从增长中得到好处,不是一方好处的问题,我个人觉得前面30多年,资本显然比较强势了,我觉得未来可能政府或者法律或者是工会可能要加强劳动者谈判能力,从而提高劳动者在整个收入分配里面的比重。这是关键的问题。
[主持人]:找到一个平衡点。
[杨宜勇]:我谈一点我对正常和不正常的理解。过去所谓不正常的,就是说可能是领导想起来了就涨点,或者下个文件,企业就涨点。这种就带有好象不正常的。正常的要给一个理性预期,比如企业职工的最低工资标准,现在每年都要涨,每年可能涨14%左右,到2015年涨到当地社会平均工资的至少40%。这就有一个理性的预期,每年都要涨,这就是一个计划工资。 6/9 首页 上一页 4 5 6 7 8 9 下一页 尾页 责任编辑:guanliyua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