刀削面劲道弹牙、浓郁汤汁中翻滚着串串香和关东煮、螺蛳粉散发着独具特色的“臭”味、丰盛的麻辣香锅里各种食材十分诱人……这不是哪所餐厅内的场景,也并非一场美食节活动,而是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主办的“2020最受欢迎方便食品品评活动”现场。 几乎每年中秋节,总要有这么几种新闻报道:节前,各种花样月饼上市,天价月饼惹争议,过度包装须警惕等;节后,则是月饼大甩卖,追问过剩的月饼去哪儿了,反思浪费现象等。 牛奶是许多人早餐必不可少的食物,也是最古老的天然饮料之一,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被誉为白色血液。然而,人们关于牛奶的认知有时却存在误区。 连日来,记者在走访中发现,在吃饭这件事上,本就厉行节约、不喜浪费的广州人推出了诸多杜绝浪费的妙招,让享用美食这件事更加理性,更有“章法”。 米饭菜品“精准称重”计价、用餐后测量剩余……记者近日在湖南走访了解到,一些学校充分发挥“一杆秤”作用,促使校园“后浪”们乐做“光盘族”,树立食品节约新风尚。 在中国包括方便面在内的方便食品一直让人们“爱恨交加”。爱它的人把它作为深夜的慰藉,恨它的人把它说成没有任何营养的“垃圾食品”。但事实是这样的,在中国,平均每秒钟都有1276人正在撕开一包方便面,准备大快朵颐。 据有关部门统计,2018年,中国人的方便面消费量达到了402.5亿包,排名世界第一。这在很多每天下厨的人眼里似乎成了很不养生的行为,但历史的车轮仍在滚滚向前…… 记者7日从国家市场监管总局获悉,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等4部门联合部署秋季学校食品安全工作,防范学校食品安全风险,加强食育教育,减少餐饮浪费。 “一个菜不爽,两个菜太多”,不少人在点外卖时都会遇到这样的难题。近日,饿了么及美团等外卖平台发布的相关数据显示,随着社会各界对节约粮食的倡导以及“适量而为”的健康饮食观念崛起,全国各地小份菜、半份菜的订单量出现明显增长。 近年来全麦面包因为健康、低热量的标签,越来越受现代人追捧。但是据媒体近期报道,市面上在售的“全麦面包”很多都不是真正的全麦面包,这是怎么回事? “够了吗?”“请适量点菜”……8月29日,在百步亭社区景兰苑“爱心餐吧”,正在窗口排队打菜的社区居民都会得到社区志愿者的提醒。“爱心餐吧”餐桌上则摆放着“节约粮食 文明用餐”卡片,食堂贴有“珍惜粮食 远离浪费”等标语,提示居民不要浪费,根据自己的食量点菜,吃不完可以打包回家。 生活中有大量的盐来源于我们日常购买的加工食品、餐馆就餐和外卖食品中,下面每份食物中其实都暗含1克盐。 |